2022 年 408 真题
本节正在编写中,敬请期待。
选择题
数据结构
1
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( )。
int sum = 0;
for (int i = 1; i < n; i *= 2)
for (int j = 0; j < i; j++)
sum++;
两个 for 循环,时间复杂度为 $O(n \times n) = O(n^2)$
2
给定有限符号集 S, in 和 out 均为 S 中所有元素的任意排列。 对千初始为空的栈 ST, 下列叙述中, 正确的是( )。
如果给定一个入栈序列,我们可以得到其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,所以当给定一个出栈序列时,我们可以判断其是否正确,所以 A、B、C 均为错误选项。
3
若结点 p 与 q 在二叉树 T 的中序遍历序列中相邻, 且 p 在 q 之前, 则下列 p 与 q 的关系中,不可能的是( )。
I. q 是 p 的双亲
II. q 是 p 的右孩子
III. q 是 p 的右兄弟
IV. q 是 p 的双亲的双亲
4
若三叉树 T 中有 244 个结点(叶结点的高度为 1), 则 T 的高度至少是 ( )。
高度为 $n$ 的二叉树最多有 $1 + 2 + \cdots + 2^{n-1} = 2^n - 1$ 个结点,高度为 $n$ 的三叉树最多有 $f(n) = 1 + 3 + \cdots + 3^{n-1} = \frac{3^n - 1}{3 - 1} - \frac{3^n -1 }{2}$。 $f(5) = 121$ $f(6) = 364$ 因为 $121 < 244 < 364$,所以高度至少为 6。
5
对任意给定的含 n (n > 2) 个字符的有限集 S, 用二叉树表示 S 的哈夫曼编码集和定长编码集, 分别得到二叉树 T1 和 T2。 下列叙述中, 正确的是 ( )。
6
对于无向图 G=(V,E),下列选项中, 正确的是( )。
7
下图是一个有 10 个活动的 AOE 网, 时间余量最大的活动是 ( )。
8
在下图所示的 5 阶 B 树 T 中, 删除关键字 260 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, 得到新的 B 树 T1。 下列选项中, 不可能是 T1 根结点中关键字序列的是( )。
9
下列因素中, 影响散列(哈希)方法平均查找长度的是( )。
I. 装填因子
II. 散列函数
III. 冲突解决策略
10
使用二路归并排序对含 n 个元素的数组 M 进行排序时,二路归并操作的功能是( )。
11
对数据进行排序时,若采用直接插入排序而不采用快速排序,则可能的原因是( )。
I. 大部分元素已有序
II. 待排序元素数量很少
III. 要求空间复杂度为 O(l)
IV. 要求排序算法是稳定的
组成原理
12
某计算机主频为 1GHz,程序 P 运行过程中,共执行了 10000 条指令,其中,80%的指令执行平均需 1 个时钟周期,20%的指令执行平均需 10 个时钟周期。程序 P 的平均 CPI 和 CPU 执行时间分别是( )。
13
32 位补码所能表示的整数范围是( )。
32 位补码的最大值为 0x7fffffff = $2^{31}-1$(最高位为 0,其他位为 1),最小值为 0x80000000 = $-2^{32}$(最高位为 1,其他位为 0)。
14
-0.4375 的 IEEE754 单精度浮点数表示为( )。
15
某计算机主存地址为 24 位,采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方式,虚拟地址空间大小为 4GB,页大小为 4KB,按字节编址。某进程的页表部分内容如下表所示。当 CPU 访问虚拟地址 00082840H,虚-实地址转换的结果是( )。
16
某计算机主存地址为 32 位,按字节编址,某 Cache 的数据区容量为 32KB,主存块大小为 64B,采用 8 路组相联映射方式,该 Cache 中比较器的个数和位数分别为( )。
17
某内存条包含 8 个 8192×8192×8 位的 DRAM 芯片,按字节编址,支持突发传送方式,对应存储器总线宽度为 64 位,每个 DRAM 芯片内有一个行缓冲区。下列关于该内存条的叙述中,不正确的是( )。
18
下列选项中,属于指令集体系结构(ISA)规定的内容是( )。
Ⅰ. 指令字格式和指令类型
Ⅱ. CPU 的时钟周期
Ⅲ. 通用寄存器个数和位数
Ⅳ. 加法器的进位方式
19
设计某指令系统时,假设采用 16 位定长指令字格式,操作码使用扩展编码方式,地址码为 6 位,包含零地址、一地址和二地址 3 种格式的指令。若二地址指令有 12 条,一地址指令有 254 条,则零地址指令的条数最多为( )。
20
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为可执行目标文件的主要过程是( )。
21
下列关于中断 I/O 方式的叙述中,不正确的是( )。
22
下列关于并行处理技术的叙述中,不正确的是( )。
操作系统
23
下列关于多道程序系统的叙述中,不正确的是( )。
24
下列选项中,需要在操作系统进行初始化过程中创建的是( )。
25
进程 P0、P1、P2 和 P3 进入就绪队列的时刻、优先级(值越小优先权越高)及 CPU 执行时间如下表所示。
进程 | 进入就绪队列的时刻 | 优先级 | CPU 执行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P0 | 0 ms | 15 | 100 ms |
P1 | 10 ms | 20 | 60 ms |
P2 | 10 ms | 10 | 20 ms |
P3 | 15 ms | 6 | 10 ms |
若系统采用基于优先权的抢占式进程调度算法,则从 0ms 时刻开始调度,到 4 个进程都运行结束为止,发生进程调度的总次数为( )。
26
系统中有三个进程 P0、P1、P2 及三类资源 A. B. C。若某时刻系统分配资源的情况如下表所示,则此时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序列的个数为( )。
27
下列关于 CPU 模式的叙述中,正确的是( )。
28
下列事件或操作中,可能导致进程 P 由执行态变为阻塞态的是( )。
Ⅰ. 进程 P 读文件
Ⅱ. 进程 P 的时间片用完
Ⅲ. 进程 P 申请外设
Ⅳ. 进程 P 执行信号量的 wait() 操作
29
某进程访问的页 b 不在内存中,导致产生缺页异常,该缺页异常处理过程中不一定包含的操作是( )。
30
下列选项中,不会影响系统缺页率的是( )。
31
执行系统调用的过程涉及下列操作,其中由操作系统完成的是( )。
Ⅰ. 保存断点和程序状态字
Ⅱ. 保存通用寄存器的内容
Ⅲ. 执行系统调用服务程序
Ⅳ. 将 CPU 模式改为内核态
32
下列关于驱动程序的叙述中,不正确的是( )。
计算机网络
33
在 ISO/OSI 参考模型中, 实现两个相邻结点间流量控制功能的是( )。
34
在一条带宽为 200kHz 的无噪声信道上,若采用 4 个幅值的 ASK 调制, 则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( )。
35
若某主机的 IP 地址是 183.80.72.48, 子网掩码是 255.255.192.0, 则该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是 ( )。
36
下图所示网络中的主机 H 的子网掩码与默认网关分别是( )
37
在 SDN 网络体系结构中,SDN 控制器向数据平面的 SDN 交换机下发流表时所使用的接口是( )
38
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, 最大段长 MSS = 1 KB, 甲 一直有数据向乙发送,当甲的拥塞窗口为 16KB 时, 计时器发生了超时, 则甲的拥塞窗口再次增长到 16KB 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( )。
39
假设客户 C 和服务器 S 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, 通信往返时间 RTT = 50 ms, 最长报文段寿命 MSL= 800ms, 数据传输结束后,C 主动请求断开连接。 若从 C 主动向 S 发出 FIN 段时刻算起, 则 C 和 S 进入 CLOSED 状态所需的时间至少分别是 ( )。
40
假设主机 H 通过 HTTP/1.1 请求浏览某 Web 服务器 S 上的 Web 页 news408.html, news408.. html 引用了同目录下的 1 幅图像, news408.html 文件大小为 1 MSS(最大段长), 图像文件大小为 3 MSS, H 访问 S 的往返时间 RTT= IO ms, 忽略 HTTP 响应报文的首部开销和 TCP 段传输时延。 若 H 已完成域名解析,则从 H 请求与 S 建立 TCP 连接时刻起, 到接收到全部 内容止,所需的时间至少 是( )。
解答题
数据结构
41
已知非空二叉树 T 的结点值均为正整数,采用顺序存储方式保存,数据结构定义如下:
typedef struct { // MAX_SIZE 为已定义常量
Elemtype SqBiTNode[MAX_SIZE]; // 保存二叉树结点值的数组
int ElemNum; // 实际占用的数组元素个数
}SqBiTree;
T 中不存在的结点在数组 SqBiTNode 中用-1 表示。例如,对于下图所示的两棵非空二叉树 T1 和 T2:
T1 的存储结果如下:
T2 的存储结果如下:
请设计一个尽可能高效的算法,判定一棵采用这种方式存储的二叉树是否为二叉搜索树,若是,则返回 true,否则,返回 false,要求:
(1) 给出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。
(2) 根据设计思想,采用 C 或 C++语言描述算法,关键之处给出注释。
42
现有 n(n>100000) 个数保存在一维数组 M 中,需要查找 M 中最小的 10 个数,请回答下列问题。
(1) 设计一个完成上述查找任务的算法,要求平均情况下的比较次数尽可能少,简单描述其算法思想,不需要程序实现。
(2) 说明你所设计的算法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。
组成原理
43
某 CPU 中部分数据通路如图所示,其中,GPRs 为通用寄存器组;FR 为标志寄存器,用于存放 ALU 产生的标志信息;带箭头虚线表示控制信号,如控制信号 ReaD. Write 分别表示主存读、主存写,MDRin 表示内部总线上数据写入 MDR,MDRout 表示 MDR 的内容送内部总线。
(1) ALU 的输入端 A. B 及输出端 F 的最高位分别为 A15 、 B15 及 F15 ,FR 中的符号标志和溢出标志分别为 SF 和 OF,则 SF 的逻辑表达式是什么?A 加 B. A 减 B 时 OF 的逻辑表达式分别是什么?要求逻辑表达式的输入变量为 A15 、 B15 及 F15 。
(2) 为什么要设置暂存器 Y 和 Z?
(3) 若 GPRs 的输入端 rs、rd 分别为所读、写的通用寄存器的编号,则 GPRs 中最多有多少个通用寄存器?rs 和 rd 来自图中的哪个寄存器?已知 GPRs 内部有一个地址译码器和一个多路选择器,rd 应该连接地址译码器还是多路选择器?
(4) 取指令阶段(不考虑 PC 增量操作)的控制信号序列是什么?若从发出主存读命令到主存读出数据并传送到 MDR 共需 5 个时钟周期,则取指令阶段至少需要几个时钟周期?
(5) 图中控制信号由什么部件产生?图中哪些寄存器的输出信号会连到该部件的输入端?
44
假设某磁盘驱动器中有 4 个双面盘片,每个盘面有 20000 个磁道,每个磁道有 500 个扇区,每个扇区可记录 512 字节的数据,盘片转速为 7200rpm(转/分),平均寻道时间为 5ms,请回答下列问题。
(1) 每个扇区包含数据及地址信息,地址信息分为 3 个字段,这 3 个字段的名称格式什么?对于该磁盘,各字段至少占多少位?
(2) 一个扇区的平均访问时间约为多少?
(3) 若采用周期挪用 DMA 方式进行磁盘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送,磁盘控制器中的数据缓冲区大小为 64 位,则在一个扇区读写过程中,DMA 控制器向 CPU 发送了多少次总线请求?若 CPU 检测到 DMA 控制器的总线请求信号时也需要访问主存,则 DMA 控制器是否可以获得总线使用权?为什么?
操作系统
45
某文件系统的磁盘块大小为 4KB,目录项由文件名和索引节点号构成,每个索引节点占 256 字节,其中包含直接地址项 10 个,一级、二级和三级间接地址项各 1 个,每个地址项占 4 字节。该文件系统中子目录 stu 的结构如题 45(a) 图所示,stu 包含子目录 course 和文件 doc,course 子目录包含文件 course1 和 course2。各文件的文件名、索引节点号、占用磁盘块的块号如题 45(b) 图所示。
请回答下列问题。
(1) 目录文件 stu 中每个目录项的内容是什么?
(2) 文件 doc 占用的磁盘块的块号 x 的值是多少?
(3) 若目录文件 course 的内容已在内存,则打开文件 course1 并将其读入内存,需要读几个磁盘块?说明理由。
(4) 若文件 course2 的大小增长到 6MB,为了存取 course2 需要使用该文件索引节点的哪几级间接地址项?说明理由。
46
某进程的两个线程 T1 和 T2 并发执行 A. B. C. D. E 和 F 共 6 个操作,其中 T1 执行 A. E 和 F,T2 执行 B. C 和 D。题 46 图表示上述 6 个操作的执行顺序所必须满足的约束:C 在 A 和 B 完成后执行,D 和 E 在 C 完成后执行,F 在 E 完成后执行。请使用信号量的 wait()、signal() 操作描述 T1 和 T2 之间的同步关系,并说明所用信号量的作用及其初值。
计算机网络
47
某网络拓扑如题 47 图所示, R 为路由器, S 为以太网交换机, AP 是 802.11 接入点,路由器的 E0 接口和 DHCP 服务器的 IP 地址配置如图中所示; H1 与 H2 属千同一个广播域,但不属于同一个冲突域; H2 和 H3 属千同一个冲突域; H4 和 H5 已经接入网络,并通过 DHCP 动态获取了 IP 地址。 现有路由器、 100BaseT 以太网交换机和 100BaseT 集线器 (Hub) 三类设备各若干台。
请回答下列问题。
设备 1 和设备 2 应该分别选择哪类设备?
若信号传播速度为 2x10^8 m/s, 以太网最小帧长为 64 B, 信号通过设备 2 时会产生额外的 1.51 µs 的时间延迟, 则 H2 与 H3 之间可以相距的最远距离是多少?
在 H4 通过 DHCP 动态获取 IP 地址过程中, H4 首先发送了 DHCP 报文 M, M 是哪种 DHCP 报文?路由器 E0 接口能否收到封装 M 的以太网帧?S 向 DHCP 服务器转发的封装 M 的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 地址是什么?
若 H4 向 H5 发送一个 1P 分组 P, 则 H5 收到的封装 P 的 802.11 帧的地址 1、 地址 2 和地址 3 分别是什么?